急性肝衰竭新型预后模型有望提升患者生存率
药物性肝衰竭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药物性肝衰竭在急性肝衰竭中占比已超过50%,国内占比也超过2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记者获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邹正升教授、纪冬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针对非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药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创建了新型预后模型。该模型可以推测患者当前生存率,经验证准确度高达90%以上。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肝病》杂志。
据了解,根据是否由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可将药物性肝衰竭分为两类。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其预后相对较好。而国内90%以上药物性肝衰竭是服用除对乙酰氨基酚以外的药物导致的,其病死率高达80%左右。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肝移植治疗。因此,及时预测生存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际目前缺乏相应的大样本研究。
该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创建了全球最大样本队列,最终阐明了与药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关的5个因素,即凝血功能(INR)障碍程度,肝性脑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基于此创建的新型无创列线图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时间点将5个因素量化评分,预测当时的生存率。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时启动肝移植治疗。据邹正升介绍,该模型预测准确度明显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和KCC(国王学院标准)标准,与美国最新的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ALFSG模型预测效能一致。但ALFSG模型仅能预测21天生存率,而新的DIALF-5模型能预测不同时间点的生存率。
据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此次研究联合国内多家医院,样本量大,数据真实可靠。新的预后模型预测效能好,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判断非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导致的急性肝衰竭的预后,为预后差的患者及时选择紧急肝移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国际空白。
(受访者供图)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急性肝衰竭新型预后模型有望提升患者生存率
急性肝衰竭新型预后模型有望提升患者生存率 -
法院起诉手续怎么办理
法院起诉手续的办理是当事人携带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有管辖权的人民 -
幻想后的迷茫-世界的尽头篇-「1」
-世界的尽头篇-第一章:至我真挚的谢意“幻想科技,小子~”“你byd谁... -
振芯科技8月25日盘中跌幅达5%
以下是振芯科技在北京时间8月25日10:29分盘口异动快照:8月25日,振芯 -
8月24日基金净值: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
8月24日,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 3607元,累计净值 -
雅克科技08月24日获深股通增持9.38万股
08月24日,雅克科技获深股通增持万股,已连续10日获深股通增持,共计万